旗开得胜!移芯通信EC618半年热销突破1000万片,获得各行业龙头客户的青睐和认可 | 复朴Portfolio

2022.11.23

1.png


无惧寒冬,快速崛起


  半导体行业经过长达两年的产能严重短缺后,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,由于需求减弱和库存增加,全行业迅速进入了下降通道,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寒意。但往往这个时候,真正优秀的产品会无惧寒冬,逆势上扬。移芯通信的Cat1.bis芯片EC618就是其中的一员。

  EC618为移芯通信推出的首颗Cat.1bis芯片,该芯片具备目前业内最高集成度、最低功耗、最小尺寸(6.1mm*6.1mm),极大地拓展了Cat.1bis模组的应用场景和范围。在短短半年时间里,EC618即凭借其卓越的产品竞争力受到众多模组客户的认可,并陆续成为各行业龙头客户的首选,半年销售突破1000万片,实现了业界罕见的销量爬升速度。

  截至目前,EC618共量产23款模组。支持15.8×17.7mm、21.9×22.9mm两种经典封装,及内置GNSS芯片的兼容封装,支持open cpu方案,完美兼容2G及上一代Cat.1模组,助力客户平滑升级。同时,EC618已被电签POS、云音箱、云打印机、追踪器、行车记录仪、IPC、门磁报警器等多种行业终端产品广泛量产使用。


EC618模组家族


2.png


EC618部分终端产品实例


3.png


实测为准,功耗为王


  EC618的众多优势中,EC618的低功耗是客户中最为“有口皆碑”的那个。PSM功耗低至1.3uA,保持寻呼待机功耗低至130uA DRX-2.56s,TCP保活功耗低至1.04mA(TCP保持连接,5分钟心跳间隔)。极低的待机及TCP保活功耗可以极大延长终端产品待机时间,满足用户超长待机需求,更好适用于POS、云音箱、Tracker、共享、IPC、表计等应用场景。

  EC618的低功耗设计和测试牢牢抓住两点:

  一、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,低功耗优势一定要体现为实际网络中实际业务的省电。

  二、必须考虑实际网络的复杂性,低功耗测试需要遍历实际网络中各种信号强度。

  实测比对结果如下:

  测试环境:

  -电压3.8V供电;

  -FDD/Band8实网;

  -天线端加可调衰减器,模拟不同信号强度环境;

  业务场景一:DRX待机,寻呼周期0.64秒

  测试结果:EC618 DRX待机功耗比竞品下降60~75%

  以共享应用为例,同样为2000mAh电池的共享设备,在网络寻呼周期0.64s情况下,待机天数可从39天提升至107天,待机时间成倍延长。


4.jpg


  业务场景二:TCP保持连接,1分钟1次心跳包

  测试步骤:

  -建立TCP连接,每60秒向服务器发送100字节数据;

  -记录30分钟,统计平均电流;

  测试结果:EC618功耗较竞品下降50%以上

  TCP保活功耗优化,有效助力支付播报云喇叭、定位器、IPC等行业应用,待机时间实现翻倍。


5.jpg


  业务场景三:开机驻网TCP单次数据发送

  测试步骤:

  -关机状态上电开机;

  -设备驻网;

  -建立TCP连接;

  -发1k数据;

  -统计从开机开始到数据发送成功耗电;

  测试结果:EC618功耗较竞品下降50%~70%

  TCP单次数据上报功耗的优化,助力定位器、表计、传感类产品有效延长使用时间。


6.jpg


  业务场景四:RNDIS网卡模式下FTP上传数据

  测试步骤:

  -10MB数据通过FTP上传,上传完成后,统计整体功耗;

  测试结果:EC618功耗较竞品下降20%~50%

  该测试模拟IPC行业应用中的大流量视频上传,测试结果可见,采用EC618的IPC设备数据传输电流可大幅降低。


7.jpg


持续发力,未来可期


  未来,移芯通信将持续加强在低功耗,高集成度及高性能等方面的核心优势和研发投入,并通过5G+Cat.1+NB高中低速的产品布局,积极推进蜂窝物联网生态发展,致力做最好的物联网通信芯片。移芯通信第二代Cat.1芯片即将推出,功耗和性能将更为优异,届时将会引领更多创新解决方案,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。



  文来源:移芯通信

  免责声明: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,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,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,仅供参考、交流之目的。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
8.jpg

莫丽静
Lisa.Mo

管理合伙人
Managing Partner

莫丽静女士担任德同资本运营合伙人。她于2008年加入德同资本,之前曾任瑞士制表企业中国区负责人。在出国深造MBA之前她曾任香港上市公司董事长执行助理。
莫丽静女士拥有法国10大商学院之一-马赛高商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,以及华东理工大学的高分子材料工程学士学位。